云梦法院明确法庭功能定位,完善优化法庭结构,积极打造专业化、智能化、法治化、社会化的“四化”人民法庭,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扎扎实实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
打造“专业化法庭”
云梦法院构建“城区法庭+乡村法庭+城乡结合法庭”的专业化、类型化法庭,结合“中心法庭+巡回审判点”的工作思路打造法庭工作的新模式。将城关法庭定位为专门审理未成年人和家事各类诉讼案件的少年家事法庭、城区法庭,将新店法庭、曾店法庭定位为乡村法庭,将伍洛法庭定位为城乡结合法庭,将隔蒲法庭、义堂法庭定位巡回审判点,各法庭庭长由具备法律专业知识的员额法官担任,并配备责任心强、富有创新意识的司法辅助人员,增强法庭工作合力,推进形成各具特色的专业化审判模式。
打造“智能化法庭”
在人民法庭建设诉讼服务点,与法院立案信访接待中心形成“一心多点、全域覆盖”的诉讼服务网络,通过对4个法庭诉讼服务点标准化、规范化的改造,已经实现与院立案信访接待中心互联互通,当事人除了开庭、调解外,可以选择任何一个诉讼服务点办理远程立案,异地领取文书、费用结算等诉讼事务,免去来回奔波之苦,主动满足人民群众就近办理诉讼事务的需求。
打造“法治化法庭”
云梦法院不断完善“法庭+人民调解”等“多位一体”的联调网络,依托诉调对接织密“调解网络”,在法院设立诉调对接中心,4个人民法庭设立诉调对接工作站,横向与医疗、住建、市场监管等行业人民调解委员会达成对接,纵向与21个镇街人民调解委员会形成联动,由法官全程指导诉前调解,加快建成“社会调解优先、法院立案在后”的递进式过滤体系。诉调对接改革以来,已累计对接调解案件1107件,调解成功874件,实现审判质效和司法公信力的双提升。
打造“社会化法庭”
云梦法院各人民法庭立足法定职责,充分发挥人民法庭面向农村优势,促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城关法庭通过强化诉调对接平台,与城关镇矛盾调解中心建立规范的沟通联系机制,汇聚多方力量,依法妥善处理家事、邻里纠纷,加强前端源头预防,把矛盾化解在诉前,解决在庭外。曾店法庭通过建立人民法庭列席辖区乡镇党委会议、综治例会制度,及时了解掌握乡镇重点工作安排,有针对性提出风险预判和决策参考,充分发挥人民法庭参与乡村综合治理的重要作用;通过选派法庭工作人员到曾店镇、倒店乡担任法治副校长,开展多种形式的法治教育,切实以法治副校长工作推动依法治校、依法治教;与企业建立“法官联系人制度”,联系曾店镇、倒店乡重点企业,深入企业了解情况,提供法律服务,为联系企业排忧解困。新店法庭通过有针对性的为人民调解员进行业务培训,增强调解员处理纠纷的能力,合力化解群众矛盾纠纷。伍洛法庭通过积极与沙河乡政府对接,在没有设法庭的沙河乡政府办公点设立巡回办案站,确保每周一天去办案站办公,并主动对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服务辖区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对于群体性、敏感性矛盾纠纷,及时向党委汇报,积极与公安、妇联、民政等部门建立联系,联动合作,推进多元解纷,实现社会组织调解和法院诉讼调解的优势互补,实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