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日,原告孝昌县某食品加工企业法人杨先生与河南的被告徐先生在立案庭柳翠红法官的见证下握手言和,被告徐先生当场履行货款三万多元,原告杨先生随后撤回对被告的起诉,双方正式达成和解。
这场纠纷源于2022年2月份,原告是孝昌本土的一家小型农副产品加工企业,通过熟人介绍,接到了一笔三万多元的订单。在疫情肆虐的大环境下,作为一家小微企业能接到这样一笔订单,杨先生非常高兴,半点不敢懈怠,主动与客户沟通,获取对方对产品的具体要求后,便火速给对方发去了137件加工好的黄鱼串。因为有老客户的介绍,杨先生便信心满满等待钱款到账。哪知对方收货后,迟迟未支付货款,经杨先生多次催要,被告徐先生均以发货价格高于市场价、货品质量存在瑕疵等理由搪塞,一再拖延付款时间。
转眼到了2023年春节,市场大环境回暖,杨先生所在的企业接到更多的订单,需要资金周转,本就属于小微企业,如果收不回货款,现金回流受阻,企业将会陷入危机。察觉到徐先生还是没有付款的意思,杨先生一怒之下将他起诉到了法院。承办该案件的柳翠红法官在详细了解了案情后,第一时间同徐先生进行沟通,像知心大姐一样循循善诱,讲解法律知识的同时告诉徐先生不支付货款可能会承担的法律后果。最终徐先生被巾帼法官的温情执法所感动,亲切地称呼柳法官为“柳姐”,并承诺一定到法院来同原告协商!
在柳法官的调解之下,双方当事人终于达成和解,也就出现了文章开头的那一幕,一场因货款引起的纠纷,终于得到了妥善的化解。
用司法手段服务辖区小微企业,助其脱困的典型案例还有很多。近年来,孝昌县人民法院专门成立了小额速裁团队,柳翠红便是小额速裁团队的主心骨。从她接手小额速裁团队开始,至今已办理近300件小额诉讼案件,在保障当事人权益的基础上,以更加高效、快捷、灵活的方式来解决当事人的诉求;在坚持平等的基础上,切实加强对中小微企业的司法保护,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是孝昌县人民法院全体干警义不容辞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