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8月30日,国家新闻出版署下发《关于进一步严格管理,切实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针对未成年人过度使用甚至沉迷网络游戏问题,进一步严格管理措施。
10月29日,教育部办公厅等六部门也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预防中小学生沉迷网络游戏管理工作的通知》,坚决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切实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
两则《通知》中规定,所有网络游戏企业仅可在周五、周六、周日和法定节假日每日20时至21时向未成年人提供1小时服务,且不得以任何形式向未实名注册和登录的用户提供游戏服务。
此次新规被称为“史上最严防沉迷”,国家为什么会在此时出台如此强有力的管控?
一、未成年人为什么会沉迷网游?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未成年人网络沉迷呈逐步上升态势,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移动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方式变成移动主导,突破了空间、时间障碍,为未成年人上网带来空前的便捷性。
第二,未成年人在线教育发展迅猛,上网成为生活常态。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中小学生上网课接受在线教育的同时不可避免地受到其他网络资源的吸引、影响,导致未成年人用网与限网之间的矛盾难以调和,削弱了防沉迷措施的效果。
第三,新技术和新产品的不断推出使得网络对未成年人的吸引力越来越大。一是基于人工智能的推荐算法、精准画像使人与信息之间精确对接,未成年人获得的信息更丰富更个性化;二是以青少年为目标用户的互联网产业飞速发展,移动游戏成为主力。
第四,与日益丰富的网络资源相比,青少年线下生活相对缺乏吸引力。一是中小学生学习压力大,无时不在的竞争使他们更愿意上网寻找志趣相投的伙伴。二是不少家庭父母忙于工作,与子女交流少。三是未成年人课余能够使用的活动场地太少,其玩耍的天性无法得到充分满足。
第五,治理措施、监管手段无法完全跟上新技术新产品发展的速度,出现监管盲区。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手机的普遍应用,使未成年人可以突破时空限制随时随地上网。小程序盛行、加密通讯平台的应用使未成年人的网络社交更具隐蔽性,但监管无法及时跟进干预。
二、“防沉迷”是“双减”的又一加码
“双减”政策出台,原来如火如荼的补习机构瞬间陷入窘境,很多机构无法继续开办,少数机构想要“挣扎”却也无力回天,可以说补习班已经被逼上“绝路”。而补习机构普遍关闭后,学生群体将不再上补习班,此处腾出了大量的可支配时间。
“防沉迷”通知下发后,未成年人今后每周可以玩网络游戏的时间最多只有三小时,并且还必须在每周五、周六、周日的指定时间登录游戏。这一举措直接从法规层面堵住了未成年人玩网络游戏的通道,此处又腾出大量可支配时间。
这两个举措相辅相成,是国家对教育制度极为重大的改进,其真正目的在于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让他们有更多时间进行体育锻炼,全面发展,而不是沉浸于虚拟的游戏世界。
三、家长和学校该如何合力?
新规能否对“防沉迷”产生切实效力,家长尽职尽责地积极配合不可或缺。前不久出台的《家庭教育促进法》中明确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合理安排未成年人学习、休息、娱乐和体育锻炼的时间,避免加重未成年人学习负担,预防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把“家长对子女沉迷网络的管教职责”写入法律,意味着父母对“防沉迷”的责任已从“监护”层面升格为“法律”义务。家长一旦疏于管教,将会受到法律追责。
要让家长较好地履行“防沉迷”责任,首先家长应当善于学习和自律自强,提升自己的网络素养和家教水平,做好孩子的榜样,切实做到“言传身教”。其次,缩短孩子在家的时间,增加户外活动。带孩子体验不上网的生活,增加体育锻炼,不仅可以戒掉游戏“瘾”,也能拥有一个强健的体魄。除了以上两点,家长还需要对孩子充满耐心和爱心,如果孩子沉迷游戏,家长千万不能侮辱、谩骂,甚至使用暴力,而应该以身作则,谆谆教诲。
除了家长,学校也应该做好防沉迷的引导和教育。教育部文件中也明确要求严格校内教育管理,学校要对经申请带入校园的手机等终端产品进行统一管理,严禁带入课堂。学校要广泛开展各类文体活动,引导学生培养兴趣爱好,自觉远离不良网络诱惑。加强网络素养宣传教育,采取科学合理的方式对中小学生沉迷网络行为进行预防和干预。同时要加强家校沟通,做好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督促家长履行好监护责任。
以上就是有关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政策的解读。
当然,一条政策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比如一部分人担心的电竞赛事暂时还没有明确的规定,相信今后一定还会有更完善的措施出台。
从“双减”到“防沉迷”再到《家庭教育促进法》,环环相扣,紧密相连。这一系列的政策和法律关乎的是教育结构的深层次变革和综合治理,关乎的是青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关乎的是民族的未来与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