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记录“热心庭长”安陆法院巡店法庭庭长李世华的一天,6月17日上午一大早,笔者与李世华一同前往巡店法庭进行当班体验。一路上,李世华认真翻阅着案卷,并与书记员交代今天的开庭事宜。二人简单的对话中,行程安排得满满当当,忙碌的一天就这样开始啦!
走进巡店法庭,阳光照耀下的红旗高高飘扬,院中花草树木、凉亭、木桌显得格外雅致。
“矛盾发生后,我心里憋屈着咧,不知道找谁帮忙解决。有人说,让我到法庭去找找“热心庭长”,说他知道后会管的,我就来了。是这样的……”一行人刚坐下,长塘村村民李大爷走进法庭诉讼服务中心门口,见到李世华后就迫不及待地大倒苦水。
“天气热,喝口水,不着急,慢慢说。”李世华递上一杯水,见老人腿脚不方便,搀扶其坐下后,便当起了倾听者。
原来,李大爷与邻村大坝村的王大爷均年余八十,二人是多年老友,平常喜欢约着钓鱼,友谊深厚。2021年4月的一天,李大爷在早市上巧遇王大爷,见到老友一时喜不自胜,便从后面拦腰抱了一下王大爷。这一抱不得了,王大爷本能地一甩手,将李大爷摔倒在地。经医院检查,李大爷盆骨骨折,因考虑其年龄太大,医院采取保守治疗,花去医疗费4000多元。期间,王大爷也多次去看望过李大爷,断断续续给了李大爷1500元,但对于下余医疗费只字不提。今年2月,李大爷的老伴、儿子去找过王大爷,也找过村委干部,可王大爷及其家人均不同意再赔偿,理由是李大爷错在先,王大爷无过错。几番下来,赔偿费没有到手,反而导致双方关系降到了冰点。这也成了李大爷心中的一块心病,一直挥之不去。
“您别急,这事儿我会尽力处理好,您先坐会,休息一下。”因案件排期已定,九点开庭,李世华安抚好李大爷便赶去开庭。闭庭后,李世华没来得及喝口水,带上李大爷直奔村委会。为了避免双方矛盾升级,李世华以微信视频的方式联系王大爷的儿子小王,并邀请两位当事人所在村的村干部参与调解。最终达成一致意见,王大爷再支付给李大爷500元赔偿费,其他损失由李大爷自行负担,并签订协议,当场履行完毕。
“这个事已经结束了,您今后就放下心中的芥蒂,安心休养,这样才能早日康复。”因李大爷腿脚不便,李世华一路将老人送回家,途中还不时叮嘱。
“500元虽然不多,但是我感谢您百忙之中还抽空为我的事东奔西跑。我不会再纠结这事了,放下了,不想咯……”走进家中的那一刻,李大爷握着李世华的手,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走出李大爷家,李世华又接通村干部电话,还要去村里转转。他想着土地流转纠纷的事情还没有真正落地,就又出发了。
“服务一方群众,就尽一份心。虽然忙碌,但在忙碌中体现自身价值,也在忙碌中有所收获。”李世华这样形容他的工作。笔者翻阅李世华今年的“热心小故事”,还真不少。
3月中旬,安陆法院巡店法庭审结了2起以辖区内村委会为被告的劳务合同纠纷案件,并及时向两村委会所在乡镇政府发出了司法建议书。
4月6日,他因为一个电话,为年轻的现役军人孙某“追回”借款800元。
4月8日,他又因为一个电话,多次联系安陆市武装部工作人员,帮远在外地的安陆籍退伍军人王大爷拿到入伍档案复印件,并邮寄过去,让老人及时办理退伍军人优待证。
6月初,李世华看望贫困户途中,路遇田间劳作的村民插秧机出现故障,他上前将插秧机修理好,还反复试车,并耐心告知注意事项及保养要求。
6月中旬,李世华了解到巡店辖区的农村种养合作社因原材料上涨、农副产品外销受阻,导致农民土地流转合同履行不积极等问题,主动靠前服务,联合镇政府、村委会、律师,成功调解2起土地流转纠纷,还结合民法典中关于土地流转相关强制性规定进行现场以案释法。
法庭是法院提供司法服务的前沿阵地,更是让人民群众直观感受到公平正义的第一道窗口。被老百姓称赞的“热心庭长”李世华,从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真诚、踏实地办理好每一个案件,化解好每一起纠纷,在司法为民的路上,传递着法治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