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植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之花 用心用情用法提高社会治理水平

2022-11-29 09:22
来源: 孝南区人民法院
作者: 姚思佳    浏览: 589

“国之兴衰系于制,民之安乐皆由治”。防范化解社会矛盾风险事关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是市域社会治理的主要任务。2022年以来,区法院在区委领导,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区政府、区政协支持及上级法院指导下,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谋划思路、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坚持把群众路线与市域治理结合起来,运用智能化手段推动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全力为孝南市域治理现代化大格局中融入法院力量。

善开重点领域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之“方”

社会矛盾复杂多变,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精准施策,避免出现“多米诺骨牌”效应。孝南法院坚持以问题为靶,针对矛盾纠纷易发生的重点领域把脉定向,对症下药,努力将矛盾风险吸附在市域、消解在萌芽。

针对物业矛盾纠纷,孝南法院“调解先行”,妥善化解矛盾纠纷。2月初,孝感某物业管理公司起诉催缴44户业主物业费用,孝南区法院立案庭收到起诉状后,征得物业公司同意,将这一系列物业纠纷通过“人民法院调解平台”委派到区矛调中心进行诉前调解。区矛调中心退休法官运用多年司法审判经验,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暖心释法,最终促成双方达成调解协议,维系物业和业主间的稳定、持续、深入的物业服务关系,促使双方良性物业服务关系的形成。

针对邻里、婚姻家庭矛盾纠纷,孝南区法院积极探索多元化解婚姻家庭矛盾纠纷工作机制,联合孝南区妇联成立婚姻家庭纠纷调解中心,该中心设立在区法院多元调解中心,配有4名调解工作人员,均为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按照“调解在前、诉讼在后”的工作方式调处家事婚姻纠纷。另外,在澴城人民法庭设立家事审判团队,还定期对区矛调中心家调委进行业务指导。

巧借各方参与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之“力”

防范化解社会矛盾纠纷工作体量大,要求高,孝南法院挖掘“内力”,巧借外力,整合多方力量将重大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
    问科技要“力”,提供便利司法服务。通过“跨域立案”、“人民法院在线服务湖北”、“12368诉讼服务热线”、“收转发e中心”,确保诉讼事务“一门服务、一网通办、一次办成”。

善借外力,整合资源力量化解矛盾纠纷。2022年3月,孝感仲裁委员会、市专业人民调解中心、区矛调中心与孝南区法院就仲裁、人民调解非诉讼解决机制与诉讼的对接方式、对接内容等进行座谈交流,孝南区法院将共同与孝感仲裁委员会在合理配置纠纷解决资源方面创建“诉讼+调解+仲裁”模式。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服务高质量发展大局。11月3日上午,孝南区人民法院多元化调解中心举行“法院+工会”劳动争议诉调对接工作室挂牌仪式。孝南区法院积极融入全区社会治理大格局,全力推进“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落实,在区矛调中心设立法官工作室,指导调解、诉调对接、司法确认、协助培训。

着力提升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之“效”

市域治理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既要着眼于当下,也要谋划于长远。充分发挥市域在治理资源、能力、方式上的天然禀赋,不断化解难题,打好防范化解矛盾风险的“组合拳”。

孝南区法院坚持“把最好的诉讼服务环境、最优的诉讼服务质量、最快的诉讼服务速度提供给群众”。孝南区法院运用人民法院调解平台、电子送达平台、网上鉴定、网上保全等诉讼服务平台,形成诉服大厅、12368热线、人民法院在线服务终端三位一体工作新格局;截至日前,孝南区法院网上立案审核通过案件数3795件,电子送达40359人次。今年4月,孝感市、区两级法院联合市律协开展“律师服务培训”,对如何线上进行律师验证、开庭避让、网上阅卷、远程开庭、网上保全、网上鉴定、网上阅卷、多元调解等服务事项进行业务培训,为全市律师提供集约高效、智慧便捷的“一站式”律师诉讼服务。5月,孝南区法院立案庭赴区矛调中心对人民调解工作进行业务指导,积极推介线上平台,实行在线视频调解、在线生成调解笔录和调解协议,实现从“见面解纷”到“线上化解”的转变;6月,在区政法委的支持下,孝南法院引入综治网格系统,充分发挥综治网格员的作用,拓宽司法服务的范围,将网格力量贯穿立案、审判、执行等司法服务全过程,解决“文书送达难”、“执行找人难”等问题,提升审判执行质效。孝南法院在多元化解纠纷机制基础上强化服务、综合施治,积极与相关部门及组织密切协作,纵深推进诉源治理,推动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新格局。

接下来,孝南区法院将继续以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民生问题为切入口,多渠道、全方位、多角度融入市域治理现代化工作,以法治思维不断优化市域治理体系,强化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为孝南市域治理现代化不断注入司法力量,提升防范化解社会矛盾风险效能,以“市域之治”助推“中国之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