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发《关于在全市推进劳动争议诉调对接工作的实施办法》,努力形成以工会调解室为依托,以法官、特邀调解员主力,律师为助力,以线上线下相互融合、互为补充为载体的“法院+工会”劳动争议解纷“薪模式”。
全市法院全覆盖成立“劳动争议工作调解室”并展开劳动争议诉调对接工作,与工会建立联席会议机制,定期召开工作协调会,每季度或每半年组织一次对工作室办理案件的评查和考核。
……
这是孝感中院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全面推进“法院+工会”劳动争议诉调对接机制建设落地落实落细的务实举措。
如何发挥“法院+工会”应有效用,促进诉源治理取得良好成效?孝感法院的劳动争议多元化解工作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用一个个鲜活实例,给出了自己的实践答案。
做职工身边的“贴心人”
离职,对于熊某来说,是烦“薪”事的开始。
“我在职时对公司尽心尽力,我离职时就‘人走茶凉’,加班工资、养老保险、奖金以及各项补偿总共3万多元,公司不想支付。”即便拿到一审法院的胜诉判决书,熊某仍高兴不起来,“公司上诉了,就是想拖时间。”
今年2月份,熊某来到孝感中院。面对心急如焚、想早日拿到赔偿金的熊某,孝感中院立案庭受理该案后,工作人员建议熊某申请“法院+工会”介入调解。
孝感市中级人民法院“劳动争议诉调对接工作室”牌匾
2022年11月11日,孝感中院“法院+工会”劳动争议诉调对接工作室正式揭牌,标志着孝感市“法院+工会”劳动争议诉调对接工作进入实质推进阶段。孝感中院受理的劳动争议案件,当事人有调解意愿的,立案庭将材料收齐后,移送至“法院+工会”劳动争议诉调对接工作室进行调解。
孝感市中级人民法院劳动争议诉调对接工作室内部
“职工的急切心情我们理解,快速解决问题也是我们的目标。”快阅卷、快调解、快结案、快执行,是‘法院+工会’调解工作室调解案件的基准。调解员晏桂如介绍说,“工作室对受理的案件最快可在3日内调解,对于较疑难复杂的案件须在30日内完成调解。”
最终,在“法院+工会”的合力调解下,仅2个工作日,熊某就与公司握手言和,双方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并当场履行。
物不因不生,不革不成。为深入推进劳动争议多元化解机制建设,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早在2019年,汉川法院就被确定为全省“法院+工会”劳动争议多元化解第一轮五个试点法院之一,该院马口法庭因引入劳动争议多元化解机制取得良好成效获评“全省法院人民法庭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汉川法院“劳动争议诉调对接工作室”揭牌
2020年,应城法院、孝昌法院作为第二批“法院+工会”劳动争议多元化解工作试点法院,全速构建“法院+工会”劳动争议诉调对接机制,促进矛盾纠纷源头化解、实质化解。
2022年底,“法院+工会”劳动争议多元化解工作在孝感全线铺开,工作室调解全面开花,孝感两级法院与工会形成合力整体推进劳动争议案件的化解,共同推动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今年以来,孝感两级法院劳动争议调解工作室受理劳动争议案件748件,涉及职工907人。
应城法院+工会“工作室现场
当企业发展的“护航员”
劳动争议涉及到的事情虽小,但是影响大,劳动争议纠纷处理不好,“受伤”的不止是职工。处理好劳动纠纷,也是保障企业良性发展、优化法治营商环境的重要一环。
“在调解时,既要入情,也要入理。”调解员丁先浩是孝感中院退休的老法官,作为调解“老行家”,在处理劳动纠纷时总结出了自己的一套心得。一起对立严重、积怨颇深的涉工伤劳动争议案件,他也都四两拨千斤地圆满化解。
朱某是某公司员工,入职一年后,不慎在某次工作中摔成七级伤残。虽然经人社部门认定为工伤,但赔偿事宜仍旧与公司争执不下。
朱某有自己的无奈:“在公司上班才一年多就落下工伤,公司还嫌赔偿多,我受伤是我愿意的吗?”
公司也有自己的怨气:“他来我这才干了一年,我们在他住院期间按照停工留薪照发他工资十多万,现在又要赔十几二十万。本来这几年生意难做,公司的苦向谁说!”
调解现场
“背对背”调解里,调解员从情理入手,劝说朱某站在公司的角度想想,在他住院期间公司没有拖欠工资,积极协助他办理工伤事宜,现在公司要求降低赔偿金额也在合理范围。同时,调解员从法理角度向公司上了一堂“法治课”,解读劳动法规定,释明相关法律风险。一番沟通之后,双方的态度都有了软化,最终达成和解。
调解现场
以“法院+”源头治理机制为牵引,孝感法院致力打造市域社会治理“孝感模式”。“法院+工会”劳动争议多元解纷工作成效愈加显著,既维护劳动者的利益,也最大程度减小诉讼对企业经营的影响,努力实现多赢双赢共赢。截至目前,孝感两级法院劳动争议调解工作室办结劳动争议案件715件,成功调解638件,支持劳动者追索欠薪666.4万元。
“法院+工会”的“数智力量”
“我同意调解,但是我人不在本地,非要回来才能调解吗?”
在法院诉讼服务大厅,经常接到不少当事人打来电话询问这样的问题。
人在异地,如何调解?“人民法院调解平台帮了很大的忙。”调解员宋早德谈起调解平台赞不绝口,“工作室的所有调解员都在调解平台开通了账号,就算人不来现场,依旧可以实现三方连线,在线调解。”
安陆法院在线多元解纷平台调解现场
“在线调解”是“法院+工会”诉调对接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为了切实为广大职工保“薪”护航、排忧解难,高效多元化解劳动争议案件,孝感中院和孝感市总工会线上线下双管齐下,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解决当事人因时间、空间、成本、身体等原因无法到场调解的困境。
李某拖欠朱某建筑工地务工工资一案,因债务人李某人在外地无法到庭参与调解。在征得当事人同意后,调解员通过人民法院调解平台展开“屏对屏”调解。达成一致意见后,当事人在线签署调解协议,最快当天就能收到法院出具的调解书。
“真的很方便,足不出户真的能化解矛盾。”通过法院电子送达签收了调解书的李某感慨道。
利用“人民法院调解平台”开展网上调解,实现从“两条腿”到“云调解”的华丽转变。截至目前,孝感市组织191个调解组织及445名调解员入驻调解平台,实现在线菜单式选择调解员,提供单方或多方线上视频调解、司法确认等服务,妥善化解了四分之一的调解案件。
工会维权服务、法院指导调解,双管齐下实现了“1+1>2”的效果,劳动解纷效能进一步提升。
将纠纷解决端口从诉讼端向诉前调解端前移,以较低成本、较高效率促成劳资双方“握手言和”,大大降低司法案件对企业经营发展的不利影响,护航营商水平进一步提升。
充分运用线上调解“高效灵活、成本低廉”等优势,真正将便民落到实处,群众满意度进一步提升。
一个个案件的圆满化解,彰显了调解在解决矛盾纠纷中的强劲优势,也展现了孝感法院“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宗旨初心。
今年,孝感中院“法院+工会”工作经验获省法院、省工会院领导批示在全省推介。
应城法院立案庭“法院+工会”劳动争议诉调对接工作法入选全省新时代“枫桥经验”先进典型。
中华全国总工会到应城法院调研“法院+工会”劳动争议诉调对接工作。
……
一项项荣誉,记录着孝感“法院+工会”多元化解机制的奋进足迹,承载着孝感两级法院以能动司法服务大局的担当作为,折射了孝感法院用司法速度与温情、司法高效和公平守护人民群众的决心。
“荣誉是鼓励,更是鞭策。孝感两级法院将紧紧围绕‘公正与效率’工作主题,充分发挥‘法院+’力量,将能动司法贯穿诉源治理工作始终,为孝感加快打造武汉都市圈重要节点城市、积极服务全省先行区建设大局提供坚强有力的司法保障!”孝感中院党组书记、院长肖保国这样表态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