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次调解让“对峙”变“兑付”

2025-10-29 14:51
来源: 孝感市中级人民法院
作者: 李洁、潘洁    浏览: 344

“潘法官,钱到账了!真是太感谢你们了!”在银行窗口前,随着账户解冻、第一笔工程款顺利划转,门窗公司负责人紧握着法官的手,语气里满是激动。

笑容背后,是一场耗时数月的建设工程纠纷拉锯战。2018年,某房地产开发商与某门窗公司签订施工合同,约定由门窗公司负责其新建楼盘的门窗制作、安装工程。合同签得顺利,门窗公司施工却因材料价格上涨、主体工程延误两度停工,最终在2022年完工。然而,门窗交付了,工程款却没了着落。多次催要无果,门窗公司于2024年7月一纸诉状将开发商告到了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人民法院,索要230余万元工程款及费用。

立案后,门窗公司立即申请财产保全冻结了开发商的银行账户,查封了其名下房产。这一下,戳到了开发商的“痛处”。开发商不仅认为门窗工程存在质量问题,更对账户被冻结极为不满,当即提出反诉,要求门窗公司赔偿逾期竣工和质量问题违约金80余万元。双方针尖对麦芒,矛盾瞬间激化,互不相让,案件陷入僵局。

案子落到了毛陈人民法庭90后庭长潘洁手上。翻阅卷宗,潘洁眉头微蹙:这案子,账要算清、质量要鉴定,真要按部就班审下去,周期肯定短不了。门窗公司拿不到血汗钱,日子怎么过?开发商的账户和财产被“冻”着,经营也受困。更揪心的是,门窗质量问题悬而未决,影响的是后续房屋销售、已购房业主的使用,甚至可能引发更大的社会矛盾。

判决不是终点,化解矛盾、解决问题才是关键。潘洁暗下决心,不能光走程序,调解必须同步跟上!她一边安排庭审,一边着手准备调解。

第一次调解,双方当事人带着满腹怨气和高度戒备来了。

“潘法官,七年啊!前期的材料费、人工费等各种费用都是我先垫的!好不容易干完了,他们拖着不给钱!您不知道我这些年怎么熬的,借钱周转、来回扯皮……”门窗公司负责人一开口就情绪激动地说。

“潘法官,我们资金确实周转不畅!我提过用房子抵账,他们不干!再说,他们工期严重超时,门窗质量也有问题,跟我们的图纸差得远!”开发商代表“啪”地一声把厚厚一叠施工图纸拍在桌上。

双方你一言我一语,眼看局面失控,潘洁果断叫停,把双方拉开,第一次调解在激烈的争吵中草草收场。

“双方积怨太深,都在气头上,针锋相对根本谈不拢。如果直接谈钱、谈质量,只会火上浇油。”走出调解室的潘洁心里沉甸甸的。

但潘洁没灰心,随后一段时间通过微信、电话分别跟两家“煲电话粥”,耐心听他们倒苦水、讲难处,也在话语中寻找化解矛盾的突破口。

半月过后,潘洁再次把双方请到法庭。这次,她换了策略。

“咱们都冷静想想,当初签合同图的是合作共赢。现在一个拿不到辛苦钱,垫资经营快撑不下去;一个账户被冻结,信誉也受影响。这‘双输’的局面,对谁有好处?吵解决不了问题,不如都退一步,实实在在商量个大家都能接受的数。”

潘洁的这番话,像一盆凉水,浇在双方滚烫的怨气上。虽然对具体的工程款金额和质量赔偿数额仍有分歧,但剑拔弩张的气氛明显缓和了些。潘洁看在眼里,知道坚冰开始松动,调解的基石算是初步打下了。

接下来的日子,潘洁更忙了。案件的突破口在于找到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支付金额和解决方案。光在法庭上谈不行,得去现场!潘洁带着书记员跑到楼盘工地,实地查看门窗存在的具体问题,还专门咨询了专业人士,估算合理的维修时间和成本。在此过程中,潘洁反反复复与双方沟通工程款结算金额和门窗维修事项,一点点弥合双方的争议差距。

功夫不负有心人。第三次坐到调解桌前,潘洁的细致工作和坦诚沟通终于奏效。经过又一轮坦诚的协商,双方都让了步:开发商分三期支付门窗公司215万元工程款;门窗公司则承诺在7天内对存在的质量问题进行彻底维修。双方签下调解协议后,随之而来的是开发商的顾虑。

“潘法官,我们的账户还冻着呢。法院直接划扣要走执行程序,对我们公司影响不小,能不能先解冻一个账户?我们保证当天支付第一期款项。”

这个请求合情合理,但也存在风险。潘洁不敢大意,立刻着手核实开发商有无其他欠款纠纷及诉讼案件。确认无误后,她果断拍板解冻、支付同步进行!

当天下午,潘洁亲自带着双方的财务人员直奔银行,直到确认账户成功解冻、第一期工程款36万元分毫不差地打入门窗公司账户,她才真正松了口气。

“潘法官放心,我这就安排工人们尽快去工地维修!”拿到钱的门窗公司负责人拍着胸脯保证。

走出银行大门,潘洁和同事相视一笑,几个月悬着的心,终于稳稳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