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浅思之《万历十五年》

2021-10-26 10:37
来源: 孝感市中级人民法院
作者: 陈阳

毫无疑问这是一本好书。

1587年,是为万历十五年,岁次丁亥,表面上似乎是四海升平,无事可记,实际上我们的大明帝国却已经走到了它发展的尽头。

庞杂而不失严谨,论理而不缺意趣。

由万历十五年为着眼点,而不只是重点论述这一年里发生的大小事,而是发散出去讲述了由嘉靖甚至洪武一直到明末的变迁。

历时七年的写作,在浩如烟海的史料、典籍、地方志中吸取营养,汇成这样一本书,阐述的东西也简单:中国二千年来,以道德代替法制,至明代而极,这就是一切问题的症结。

这本书并不厚,难得的是作者通过对几个典型人物的刻画铺陈,让我仿佛看到整个明朝的时代图景,简单的几笔素描能让人见到图画背后的宏大景致,这是作家厚积薄发的功底的体现。

读史未必都有好的体验,多数时候枯燥,但读《万历十五年》就是有一种抓人眼球的畅快感。

虽然不是所有观点我都苟同,作者成书时是美国发展的黄金时代,同时也是中国发展的迟滞期,作者对于宪政的推崇是基于这样的背景产生,而其后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就和对社会主义民主体制的探索并未成为书中参考。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还是有许多观点是让我觉得耳目一新而深有感触的。

如:因之我们的政事,注重体制的安定,而不计较对一人一事的绝对公允。

又如:这多种的“谊”是形成文官派系的一个主要原因。

这样结论性的话语多会在事件、行为、体制、现象的例举和表述后阐发,这样的例子来源很广泛,让人在接受他的论理同时,又觉得有趣。

作者笔下的七个短篇彼此独立,又互有补充,可以作明史学的论文来看,不妨也可以作小说来读,书中涉及行政、礼法、税务、水利、哲学、军事、审判等等,不管读者有怎样的侧重,应该都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无论是万历、张居正、申时行,还是海瑞、戚继光、李贽,都在这个腐朽没落的封建体制里找路,有的选择无为、有的选择改革、有的选择圆融、有的选择固执,很难用好坏善恶去评价一个人,身处那个时代,没办法用超越时代的眼光和思维找到破解问题的路。

书中有句话说:要不是新的技术推动社会组织趋于精确和严密,那就是松散的社会组织扼杀新的技术,二者必居其一。

遗憾的是儒家的体系就是会扼杀新技术。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学而优则仕,所有的社会资源都在向仕途这个狭窄的入口聚集,先进技术能发展就怪了。在李贽挂冠不归乡的那部分写的很精辟,古人的仕途往往需要几代人的牺牲,一旦入仕,则理所当然地背负对家族的道德责任。当所有人的眼睛都紧盯着做官这个最优解的时候,其他行业就都是不得已的选择了。

所以在我眼中明朝就是在古老的框架下狼奔豕突的庞然大物,框框越箍越紧,扼杀创新,又无法在内部革新,因为牵一发而动全身。所以迟早会被外来力量击打、敲碎,在新的废墟上寻找新的路走,这个国家在封建体制上的经验无人可及,但值得夸耀的是盛唐,那以后就不可避免地走向腐朽了。

道德是个好东西,用这些去规范人的行为的初衷是好的,而且能够行之有效地在一个国家运作两千多年,无疑可以称之为伟大。但人性本来就善恶各半,当我们手中握有权力之时,会选择为万世开太平还是以公肥私、耽于享乐是在两可之间的,道德对人的要求非常高,读书为官的士子通晓道德的原理后能知行合一的太少。阳明先生说,如果听书上说要孝顺,但没有孝悌的行为,就是不知道孝悌。反而那些没有读书的黔首在榜样的耳濡目染下有更多的能亲近善的标准。

纯粹的以德治国会无可避免的令人走向虚伪的极端,一旦自己成为既得利益者,大趋势是会用道德的名义为个人的自私、贪婪、软弱冠以正当的理由。

作者似乎是比较推崇法制的。然而任何事都是经不起比较的,奴隶制比原始社会的茹毛饮血有进步,封建社会有比奴隶制显得更加文明,资本主义比封建社会更能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比资本主义更能维护人权,保障人的全面发展。

我们期望的不过是比过去好一点,再好一点而已。

法律也不能解决所有问题,反而过于严格的法制会拉开人与人的距离,这对人情世故气氛浓郁的中国无异于是猛药。

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也不能完美解决所有问题,但这应该是当前我们化解问题最优的选择,未来的制度也不会解决所有问题,只是那时的人可以在那时的制度下自洽地、各司其职地生活,而且比现在好,这就是进步了。

《万历十五年》给我们读史拓展了新的视野,用上帝视角审视那个时期国家的风云变幻,思考体制积弊的同时检视自身,让我们这个时代的逐梦人和探路者或警醒、或借鉴、或明悟,真正做到以史为鉴知兴替,值得深读、细读、慢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