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川法院:坚持质效导向 狠抓“五度”建设 助推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保护

2022-08-29 11:14
来源: 汉川市人民法院
作者: 蒋敦华    浏览: 657

中小投资者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生力军,是扩大就业、改善民生、促进创业的重要力量。汉川市人民法院高度重视中小投资者权益保护案件的审理,2021年以来,共受理涉保护中小投资者公司类纠纷案件43件,审结37件。汉川法院坚持质效导向,重点围绕便利诉讼、矛盾化解、专业审判、压缩审限和风险评估五个方面,加强“五度”建设,着力提升公司类纠纷案件专业审判质效,助推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保护,助力企业在法治环境中健康成长。

提供立案受理的便利度。对涉及中小投资者权益保护纠纷案件,开辟立案“绿色通道”,推进在线诉讼模式,增强诉讼的便捷性,在具备条件的人民法庭推广直接立案服务;针对有特殊情况的中小企业开展上门立案。如孙某与湖北某纺织有限公司等公司决议撤销纠纷一案,孙某于2022年1月28日通过移动微法院提起诉讼,后因补充提交证据资料,该案正式受理时间为2022年3月4日。在庭审中,某纺织有限公司主张孙某的诉求超过法定除斥期间,但因为孙某通过移动微法院提起诉讼的时间并未超过撤销公司决议的法定除斥期间,根据网络数据记载,法院对纺织有限公司的主张不予支持。

建立矛盾化解的多维度。切实强化诉调对接,建立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为中小投资者提供“诉前可化解、诉调可对接、矛盾不上交”的解纷服务。充分运用诉调对接手段,统筹衔接“法院+工会”、工商联专业调解、乡镇人民调解委员会、司法局专业调解组织四大调解模式力量。结合法院关键时刻“一锤定音”,及时将矛盾化解在萌芽中。在中小投资者权益保护已结案件中,直接达成调解协议5件,经调解后撤诉13件,移送处理2件,共占已结案件数54%,实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提升审判团队的专业度。组建专业审判团队,由民一庭、民二庭、城北法庭集中审理中小投资者权益保护案件,实行中小投资者权益保护案件集中审理,统一裁判。加强法官业务培训,提升法官准确适用法律、依法平等保护中小投资者的专业水平和能力。对该类案件中的复杂疑难案件提交专业法官会议、审判委员会研究、讨论、把关。以审判的专业度促进多项矛盾的化解度。如城北人民法庭受理刘某等人与某公司公司解散纠纷一案,合议庭倾力研究、吃透案情,同时通过专业法官会议讨论,最后找到各方当事人矛盾突破点,促使当事人达成了调解协议。不仅避免了公司解散,而且与此关联的2件股东资格确认纠纷案,2件劳动争议纠纷案一并得到实质性解决,做到案结事了。该案例也被诸多重要媒体及上级法院转载。去年以来,除7件为便利双方当事人在马口等人民法庭审理外,其他36件均由专业团队办理,以判决方式审结的17件复杂案件,一审服判率超70%,二审维持率超90%。

跑出审理期限的加速度。推进以降低诉讼成本为核心的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在审理保护保护中小投资者案件中逐步积累经验,打出降低当事人诉讼成本的“组合拳”。一方面,全力缩短办案期限,当前除1件案件需等待刑事案件生效裁判结果外,其余案件的审理期限均控制在1-4个月内。另一方面,依法减免诉讼费用,灵活运用法律、司法解释及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相关文件、政策,为涉企纠纷(包括保护中小投资者类型案件)减免诉讼费用760余万元,此项重大举措被湖北日报、孝感市政府官方网站、汉川市委信息工作简报等刊发。

把控经济影响的风险度。切实树牢法治化营商环境的理念和责任,所有的公司类型案件100%落实好司法案件的经济影响评估制度。每案都有经济影响风险评估、信访稳定风险评估;有风险案件100%制定针对性的防范预案。同时依法审慎采取强制措施,最低限度降低对中小投资者的影响,平等保护各方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