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个标的额4200元的小案子。钱虽不多,但其中的每一分,都凝聚着主人的付出和汗水,是主人通过辛辛苦苦的劳动换来的。劳动人民的血汗可不能白流,带着殷切的期待和满满的信任,主人带着我一路颠簸来到了人民法庭。
初到法庭,看着熙熙攘攘的人流,繁忙的几个身影,我有点担心,担心自己只是一个小案子不被重视,担心自己的未来没有着落,但既然来了就不能退缩,就要相信这里是主持公道的地方。热情的工作人员接待了主人,在工作人员的指引下,很快就办好了立案登记手续,让我打消了之前的念头。
接着,我来到承办法官手中开始办理。第一步就是给被告送达。说起送达,我听说送达是横亘在办案人面前的第一道难关,尤其是我的主人他对被告的所在地、有效联系方式等一无所知。面对下落不明、无法联系的被告,且看法官如何处理。
虽然我只有区区几千元钱,但是法官却没有一点怠慢之意。很快,通过多方打听,查明了被告的住处,其位于孝感市某小区。法官当机立断,迅速安排,带着法官助理、书记员,马上前往孝感送达。春雨绵绵,老旧的爱丽舍在柏油路面上疾驰着,一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姿态。到了小区,寻到之前打听的住处,要找的人并不在家,但其母亲作为同住成年家属也可以代为签收诉讼材料,法官耐心地向其解释法律规定,请其配合签收,但并未奏效,只得拍照之后依法留置送达。这第一步走的并不顺利,虽然留置送达符合法律规定,是有效送达,但我仍然为我的未来感到深深的担忧,目前只存在于纸上的我,能否成功实现主人的期盼?
开庭的日子到了。被告并未到庭参加诉讼,我以为这下没有希望了。不曾想,法庭依然如期进行了审理,这在法律上叫做缺席审理,被告未到庭,视为放弃其诉讼权利。庭审中,法官有条不紊地进行法庭调查,听取了主人的陈述,将我的身世一一记录在案。
本以为案件到了这一步,之后就是等待法院判决结案了,然而好消息传来,承办法官居然联系上了被告,这令我十分诧异,因为我深知被告母亲态度的恶劣。听了工作人员的聊天,我才知道原来是“收转发e中心”新出的协查功能立了大功。“e中心”我是知道的,这是一个对诉讼材料接收、扫描、转交、送达事务集约化、智能化管理的平台,我被立案之初,就已录入了“e中心”平台,只是因为没有被告的联系方式、具体地址无法线上送达,不得已转到线下送达。现在“e中心”新出的这个协查功能,可以准确的查询出被告的联系方式,承办法官就是通过此方式联系上被告的。经过承办法官不断的与被告沟通联系做工作,被告最终于当晚付清案款,案结事了,主人脸上浮现出许久不见的笑容。
我曾经以为,渺小如我,不会有人在意,没想到我的以为就只是以为,法官们改变了我的以为。小案不小,只因遇上了大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