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在促进交易繁荣的同时,也让不少虚假、违法信息借助互联网迅速传播开来。近日,汉川市人民法院刘家隔人民法庭在审理一起买卖合同纠纷中,发现该案涉案公司存在利用网络,以低价做噱头,吸引消费者,在履行合同中又存在违反诚信经营原则、损害相对人利益的行为,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经营秩序。
为规避买卖经营中的法律风险,严格规范市场主体的经营行为,营造公平、有序、法治化的营商环境,汉川法院刘家隔法庭结合案件审理中发现的具体问题,向汉川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出今年首份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司法建议书,建议该局对此公司及关联公司在本市的经营活动加强监管,同时建议加大对扰乱市场经营行为的执法力度,加强与司法机关的沟通联系,如发现存在违反有关规定的情况,依照行政处罚相关规定进行惩处,对涉嫌犯罪的,依法及时移送司法机关处理;并进一步加大市场管理秩序、诚信合法经营、企业信息公示公开的宣传工作,畅通群众举报渠道。汉川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收到司法建议书后,及时对该公司进行核查。
此份司法建议的提出,有力规范了市场秩序,实现了从司法建议“小切口”做好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大文章”的目的,为促进辖区企业健康稳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司法保障。
法官提醒:天上不会掉馅饼,在面对低于市场价格的宣传时,加强警惕。合同是双方在发生争议时,确定各自权利义务的根本依据,在签订合同之前,应对合同交易方进行实地考察,了解是否涉诉;在签订合同时,应对具体条款逐一审查,条款语义模糊不清的及合同主要内容,如合同标的、数量、质量、单价、履行方式等应当在合同中予以明确,同时,也应在合同中载明详细的违约情形和违约责任,以最大限度保障自身交易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