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有当事人打电话说他的纠纷已经得到解决,要申请撤诉啦!”孝感市中级人民法院行政庭书记员开心的说到。这不是近期第一次接到撤诉申请了,2022年以来,孝感市中级人民法院积极探索如何强化诉源治理,实质化解行政争议,避免行政诉讼程序空转,为实现行政诉讼案结事了政通人和交出了新答卷。
机制保障 搭建平台
为保障府院联动机制的有效运行,孝感市成立了常态化府院联动工作领导小组,并制定了《孝感市常态化府院联动机制实施方案》,建立了个案协调会商和联席会议机制,充分发挥政府与法院各自职能作用和资源优势,努力实现政府与法院优势互补、良性循环。
前端预防 溯源解纷
“上医治未病,中医治欲病,下医治已病”,实质化解行政争议关键还要立足于预防,使纠纷止于未发、止于萌芽。
为强化行政诉讼溯源治理,孝感市常态化府院联动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重大规范性文件法律审查机制和重大行政行为风险监测预警机制,由政府及相关行政部门、司法部门共同发力,保证公权力在法律的框架内规范行使,从源头降低诉讼风险,有效预防和减少行政争议的发生,实现“将矛盾消解于未然,将风险化解于无形”。
协调联动 化解争议
行政诉讼中,有些案件官司打了几年,程序走了几圈,但当事人手里拿着判决书、裁定书,却仍然感到纠纷没有解决。面对“案结事不了”这个困扰法院和当事人的难题,孝感中院积极探索建立行政争议诉前调处机制和行政诉讼的协调、和解机制,强化诉前识别和诉中引导,主动开展释明工作,耐心倾听各方当事人的心声,全面深入了解争议根源,积极开展多方协调,消除当事人的对立情绪,尽力解决当事人的实际困难,不简单的一判了之,努力实现行政争议的实质化解,防止出现“程序空转”情形。对不能达成调解、和解的案件,及时进行审理和裁判,并在庭审中设置专门环节,积极倡导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出声,改变过去行政诉讼中“告官不见官”“出庭不出声”的问题,力争把每一起行政案件都办成一堂生动的“法治公开课”。
延伸职能 后端发力
一个好的典型案件,一份有价值的司法建议,有时能及时查补一批隐患漏洞,解决一系列问题短板。为充分发挥行政审判保障人民合法权益,监督依法行政的职能作用,一方面通过印发行政审判白皮书、行政案件司法审查报告,发送司法建议,建立应诉情况抄告、反馈等机制,延伸行政审判职能作用,督促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另一方面通过联合开展公益性宣讲、普法宣传、法律知识培训及联合执法等方式,扩大法律宣传活动和执法行动的影响力和执行力,推动形成全社会良好的法治环境。
在过去的2022年,孝感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托府院联动工作机制,诉前化解行政争议41件,当事人主动撤诉的一审案件34件,当事人撤回上诉的二审案件7件,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99.13%,在实质化解行政争议方面取得了良好成效,在法治的轨道内最大限度的保障了人民群众合法权益,有效的促进了法治社会建设,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对司法公正的新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