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孝感市委政法委召开2025年全市政法系统先进事迹报告会。孝感两级法院10名法官荣获“孝感市政法系统十佳法官”称号。

报告会上,5位来自不同岗位的政法系统“十佳”代表依次登台,分享了他们在政法一线的感人事迹。其中,孝感市中级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庭庭长、四级高级法官代绍娟作为法官代表讲述她的故事。
她的发言,虽讲述的是个人经历,但更是孝感两级法院全体法官共同精神风貌的生动写照。她所经历的每一个案件、每一次调解、每一声法槌的落下,都凝聚着两级法院法官对公平正义的不懈追求和对司法为民的深刻践行。
借此契机,我们将代绍娟法官的发言整理刊发,期望通过她的讲述,让大家看到,在孝感这片法治沃土上,有这样一群人,他们默默耕耘,用实际行动生动诠释着“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深刻内涵与庄严承诺。

守护公平正义 践行司法为民
第一次穿上法袍时,我就告诫自己:“一次不公正的审判,其恶果甚至超过十次犯罪”。十八年里,在组织的培养下,我先后在人民法庭、办公室、政治部、民二庭、行政庭等多岗位历练。从书记员、助理审判员、审判员到副庭长、庭长,无论是民事审判还是行政审判,我铭记初心,“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用履职尽责回答公正司法“为了谁”的问题,于平凡中见赤诚,于琐碎中见担当。
2015年1月,我从政治部调岗到民二庭工作。民事纠纷种类繁多、规则庞杂,“如我在诉、将心比心”是我办案时始终遵循的准则。近十年间,我扎扎实实办理了上千件民事案件,走访了全市几十家商企。因民事审判和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中的优异表现,我荣获了2023年度“千名干部进千企”先进个人。
在办理一起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案件时,双方当事人矛盾激烈,又因对工程款数额意见不一,需要通过司法鉴定对工程款进行确定。而施工方当事人因对法院工作不了解,认为我们在拖延办案,在案件进行司法鉴定期间,屡次来法院闹访,并扬言要纠集农民工堵门。在耐心接待当事人,做好释法说理工作的同时,我与鉴定机构积极衔接,加快推动案件进程。最终在查清楚应付工程款后,我说服发包方向施工方主动履行款项,化解了双方矛盾。
施工方当事人事后专门送来感谢锦旗,并说道:“代法官,您真是一位公正的好法官,之前是我们太心急了!”
这让我明白,司法不仅要有力度更要有温度,要把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放在心里、扛在肩上,用心用情寻找每一个案件的最优解决方式。作为一名女法官,在严密理性的逻辑分析之余,我也更多了一份感性的换位思考,这也大大增进了群众对我们裁判的认同。因审判工作表现突出,2019年3月,我被市妇联表彰为孝感市巾帼建功标兵。
基层是淬炼能力与担当的大熔炉。2019年5月,经组织选派,我到孝南区人民法院挂任党组成员、副院长职务。 “案多人少”是基层审判工作无法回避的问题,而破产案件由于案情复杂、矛盾突出,更是众人眼中的“烫手山芋”。
刀在石上磨,人在事上练。我主动站出来接手了两起破产案件的办理,动“脑瓜子”、想“新办法”、找“更优解”。在办理其中一起破产案件时,因该案牵涉到的债权人众多,部分债权人对案件进入破产程序不理解,觉得是政府甩锅。当时正值疫情期间,无法召开现场会,我与破产管理人一起专门建立了债权人工作群,通过召开视频会议的方式,向债权人耐心做好解释工作,鼓励其积极申报债权。有一些债权人身份特殊,是失独老人,不会使用手机操作,我了解情况后,一一登门做工作,取得他们的信任,最终使债权人会议得以顺利召开。同时,我利用办理破产案件的契机,推动建立了孝南区企业破产处置府院协调联动机制,按照“法院主导、政府协调、部门联动”的原则,实现了政府公共管理职能和法院破产审判职能的有效衔接。
两年多的挂职工作使我受益匪浅,让我深刻领悟到,法官不仅是一份职业,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我们注定会在当事人最困难的时候出现,当我们出现在当事人面前的时候,怀里不仅应该揣着厚厚的法条书籍,还应该揣着一份温暖和关怀。
2024年3月,转任行政庭庭长后,为实现从民事到行政审判的岗位转变和思维转化,我更加勤于学习、专注深耕。
在一起六年纠纷仍悬而未决的行政征收案件中,当事人袁某某在法院已提起3次诉讼,争议仍然未解决。我从查阅案卷资料着手,梳理案情,找出症结,了解到袁某某多次诉讼的争议焦点是“征收补偿的标准问题”,袁某某对补偿金额的期望值过高,导致与政府无法达成征收协议。
为实质化解行政争议,我多次到袁某某拟被征收的养殖场了解情况,并组织当事人所在地的县乡两级政府和村委会召开府院联席会议,一方面对补偿明细逐项分析,指出补偿决定书中不合理的部分,坦诚释明违法行政行为的败诉风险及后果,引导行政机关转变“面子”观念,从“被动应诉”到“主动纠错”,调整补偿金额。另一方面,从法律规定、类似判决、养殖场现状等方面向袁某某释法说理,引导其降低预期,促使双方在补偿金额上达成一致。最终,袁某某获得补偿款项并撤回起诉,实现案结事了、人和。
行政审判一头连着民,一头连着官,我作为行政审判法官,更要做好官民沟通的“连心桥”。通过接地气的调解,消解对立情绪,不断寻求护航重点项目建设和保障群众权益的“平衡点”,在定分止争中传递司法温情。
点点灯光和浩繁案卷,陪伴我走过披星戴月的几度春夏秋冬。通过“5+2”“白+黑”的工作模式,我带领审判团队实现2024年行政审判各项质效指标在全省位居前列。从行政争议实质化解上下苦功夫,在全省范围内率先推进全市法院设立行政案件复议前置窗口。在争取市委政法委的牵头支持下,推动全市设立行政争议化解工作室,每年实质化解纠纷上百起。做好条线指导,形成“汉川经验”“安陆做法”在全省法院推广。因行政审判工作突出,2024年的全省行政审判座谈会专门在孝感市召开。
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在公平正义的道路上,我将始终带着坚韧与奉献,翻山越岭、步履不停,做好矛盾纠纷的实质化解,扛起助推法治建设的重任,以“如我在诉”的情怀,托举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