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伸诉讼服务触角,用心化调邻里矛盾

2022-07-04 17:15
来源: 应城市人民法院
作者: 周圆    浏览: 320

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对门”。和睦的邻里关系是生活幸福美满的基础,也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彰显,更是平安应城建设的重要一环。然而,家住应城城中工农路的王某和代某却因为相邻房屋漏水,使得原本和睦的邻里关系结果“反目成仇”。近日,应城法院立案庭(诉讼服务中心)在司法鉴定过程中,用心用情调处了这起因房屋漏水引起的侵权责任纠纷案,最终促成双方握手言和、重归于好,矛盾纠纷得到圆满妥善化解。

案情简介

2022年1月,应城法院受理原告王某诉被告代某、万某侵权责任纠纷一案,要求被告代某、万某赔偿原告王某因房屋漏水造成的各项损失共计三万元。在审理过程中,原告于2022年2月24日王某向该院提出申请,要求对其所有的位于应城城中工农路的房屋浸水损坏及原因所造成的维修损失等进行鉴定。3月11日,原告王某撤销鉴定申请,同意由承办法官先行调解。5月6日,申请人王某又以调解未果为由再次申请对上述房屋浸水损坏及原因所造成的维修损失等进行鉴定。

用心调解

应城法院立案庭受理案件后,在委托鉴定过程中,鉴定部门承办人徐剑峨摒弃“坐堂问诊”、“就案办案”的传统思维,坚持从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着手,于是第一时间通知申请人王某到庭,面对面与其耐心细致交流沟通,认真听取其意见和诉求,深入分析双方产生矛盾的症结所在,并告知鉴定的风险和可能导致的诉累。同时,深入基层社区一线,召集双方当事人一起协商,明确指出单纯司法诉讼并不利于邻里矛盾纠纷的化解,提醒双方应本着多多理解和包容,坚决抵制付诸暴力,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将矛盾纠纷消除在萌芽状态,构建和谐的邻里关系。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双方当事人终于被鉴定部门工作人员司法为民、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所打动。6月2日,在立案庭鉴定部门主持下,曾一度“兵戎相向”的双方当事人最终“化干戈为玉帛”,自愿达成调解协议。6月10日,被告代某、万某将赔偿款共计5000元全部给付到位。至此,这起因房屋漏水引起的侵权责任纠纷案,终于在法院鉴定部门的不懈努力下成功调解结案。

党员干部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应城法院坚持以问题为导向,结合平安应城建设、基层社会治理、我为群众办实事示范法院创建等多项活动,走访联系点、社区、乡村65人次,用心用情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着力营造平稳健康的经济环境、国泰民安的社会环境、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持续传递人民法院司法为民的好声音和正能量。